今日頭條號消息 記者項俊平 武漢報道 在一位難求的2021年湖北農業博覽會上,楚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為生物”)現身“現代種業”和“農業+產業鏈”展區,兩個展位擺放著大小不一、色彩迥異的、西瓜、青椒,格外引人注目。
“我們并非開啟了霸屏模式,完全是應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才設立了兩個不同主題的展位。”楚為生物聯席總經理謝勇解釋道。因為前來楚為生物打卡的領導、客戶和消費者非常多,謝勇和4名員工不得不兩頭跑,甚至延緩吃中飯的時間。
“一會兒是壟上頻道現場直播,一會兒又是烏克蘭、巴基斯坦專家到訪,一會兒又是省市農業部門的領導前來指導工作。半天時間,我們一共接待了400多人次的客人。”謝勇疲憊地說。
人們之所以青睞楚為生物,是因為它的一個番茄。
楚為生物是專業從事番茄、甘藍等高價值蔬菜新品種的研發、生產、加工、引進、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一體化的高科技農業。早在2016年企業成立之初,公司董事長鄭偉博士就立下了“科技興企、科技強企、科技富企”的發展志向,他們選擇以番茄制種為突破口,研發國家級“種子芯片”,打破國外種業對中國番茄種子的強勢壟斷。
“進口種子按粒賣、國產種子論斤賣。一度,在國內蔬菜種子市場上,這一現象司空見慣。”
盡管起步晚,但起點高。大量引進碩士、本科生專業團隊。斥資1200萬元在漢南種業小鎮建設研發基地。投資近500萬元,購買科研設備和儀器,解決硬件上的短板。聘請2021年院士增選候選人、中國番茄領域著名的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擔任企業的首席科學家。
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合作成立楚為現代種業研究院,截止目前,楚為生物已開發完善了30多個重要性狀的分子標記,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0項、國家專利25項、注冊商標30項,全部為公司的自主知識產權,培育的78個番茄、甘藍品種獲得農業部頒發的《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
2019年,楚為生物參與的科研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獎項屬于國內園藝類最高獎項,是唯一獲獎的種子企業。
受益于國家獎項的科研技術,楚為生物研發的“吉諾比利”番茄在國內番茄核心主產區,如山東、河北、內蒙、山西、河南、四川、湖北、遼寧等地得到大面積種植,今年的種子銷售同比增長60%。“吉諾比利”已經成為山東、遼南、內蒙古東部地區和吉林大部分地區的“頭部番茄”、“網紅番茄”和口感番茄的新標桿,并入駐北京凡谷歸真、深圳成武金石等大型電商平臺。
種子以粒賣,在楚為生物成為現實。“一粒多少錢?”在楚為生物展臺,一種表皮有巧克力條紋的櫻桃番茄,一袋千粒裝的種子售價3000元,平均每粒3元,許多經銷商上前咨詢。
放在十多年前,這樣的情景,國內企業根本不敢想象。謝勇說,他們的番茄瞄準高端市場,主打口感,適合鮮食,不僅覆蓋國內番茄核心主產區,種子還出口至韓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
五年間。楚為生物憑借一張國家級的番茄種子“芯片”,迅速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光谷瞪羚企業、武漢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武漢市千企萬人企業,日前又榮獲“雄鷹企業”稱號。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引進工作,爭取研發出更多、更好的種子芯片,讓更多的消費者嘗到兒時的味道,為中國蔬菜產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鄭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