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BMC基因組學雜志(BMC Genomics)在線刊發由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課題組番茄團隊領銜完成,楚為公司董事長鄭偉博士參與的題為《Genome-wide analysis of Myo-inositol oxygenase gene family in tomato reveals their involvement in ascorbic acid accumulation》(番茄肌醇氧合酶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組分析及其在抗壞血酸積累中的作用)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肌醇途徑在番茄抗壞血酸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抗壞血酸(維生素C)是一類重要的抗氧化物質,也是植物生長調控因子。人類由于缺乏抗壞血酸合成代謝的能力,必須從新鮮的水果蔬菜中攝取。番茄作為我國設施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果實中富含維生素C。先前的研究表明,番茄葉片中抗壞血酸合成以甘露糖/半乳糖途徑為主,番茄果實中半乳糖醛酸途徑也發揮作用,但是肌醇途徑在番茄抗壞血酸合成中的作用尚未鑒定。華中農業大學番茄團隊發現在飼喂肌醇的條件下,番茄葉片和果實中抗壞血酸含量顯著提高。超量表達肌醇氧酶基因MIOX4提高番茄葉片和果實中抗壞血酸含量,同時果柄中抗壞血酸含量也得到提高,表明MIOX4基因能夠提高番茄果實中抗壞血酸的合成能力和轉運能力,促進抗壞血酸的積累,同時提高番茄的氧化逆境抗性。該研究結果表明肌醇途徑在番茄抗壞血酸合成中發揮一定作用。
該項研究由華中農業大學蔬菜系張余洋教授指導,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成員以及我公司董事長鄭偉博士共同參與完成。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華中農業大學楚為現代種業研究院為通訊單位。該篇國際學術論文的發表,是楚為研究院繼番茄抗壞血酸《Biosynthetic Gene Pyramiding Leads to Ascorbate Accumulation with Enhanced Oxidative Stress Tolerance in Tomato》(通過基因聚合提高番茄抗壞血酸含量和抗氧化脅迫能力)研究成果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疫情期間,華中農業大學番茄團隊和楚為現代種業研究院仍不忘科研,穩步推進各項科研工作,取得良好的進展和成果,充分證實了楚為研究院的科研實力和科研速度。當然,這份成果也更離不開各位科研人員的堅守和辛苦付出,正是由于科研人員的不松懈以及對科研的敬業精神,才有著楚為研究院夯實的堡壘和越來越強的科研實力。
相信在各位實力專家的帶領和指導下,今后,楚為研究院定將會產出更多優秀的科研成果。繼續加油,楚為研究院!